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组织架构 
 集团资料 
 学院风采 
 綦江校区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概况>>学院简介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简介

【院系概况】

 重庆移通学院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创建于2000年5月,是移通学院最早建立的系部,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个本科专业。其中,“网络工程”专业2013年入选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软件工程”专业2014年入选校级特色专业,也是学校正致力于完成“ASIIN国际认证”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该院重点发展专业,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负责;“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紧跟社会发展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致力于培养当前社会最为紧缺的大数据人才。

 各专业按照国家计算机及相关行业发展需求和西部大开发格局下重庆市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置,遵循学院“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完满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符合重庆移通学院的自身条件和定位;同时专业建设目标明确,科学合理,建设措施得力,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各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教育过程注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该院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前景一直很好,深受社会各界和各行业的普遍欢迎。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拥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良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高级职称(含高工)16人、讲师/工程师18人和助教11人。其中,硕士及其以上学历38 人,占教师总数近85%。博士3人,在职博士8 人。并且,为保证新专业的教学质量,近两年内系部分批次派遣多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大数据技术相关的各类学术会议和培训认证学习。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建成有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CAD实验室、物联网基础教学实验室、物联网综合实训开发实验室、物联网应用沙盘实训实验室、物联网工程应用体验实验室、物联网创新创客空间实验室。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与重庆瀚海睿智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出版社、重庆尚仓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华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展开密切合作,多年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建设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人才。通过不断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新模式,企业专家多次来校开展讲座和培训,不仅学生每年到企业实习,一定数量的教师也到企业挂职锻炼。



【人才培养】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准确,能充分体现我校以工为主,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的优势,以社会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先进可行,培养方案论证充分且具有创新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结构合理,人才培养理念符合工程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历届毕业生质量较高,综合素质优良,就业率高,用人单位的综合评价好。

本院人才培养着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知识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的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基础、娴熟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软件开发及大数据分析等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技能领域创新精神和良好综合素质,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建设需要;努力培养具备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优良品格、气质和综合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沟通能力、阳光心态、强健体魄,能在计算机硬件开发、多媒体应用、软件设计、大数据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运营维护、技术管理、设备制造和技术支持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院注重分类培养、因材施教,对出国、考研的加强专业理论基础教育教学;对创业、就业的,加强基本理论基础、实践技能、沟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组建有软件开发与创新工作室、数字与多媒体应用中心等科技创新团队,并拥有一支结构层次合理、为人师表好、指导能力和敬业精神都很强的科技竞赛指导团队,该团队所指导的学生曾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多项一、二等奖励,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机制将使该院一大批学生成为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骨干人才。通过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锻炼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技能,培养学生计算机与大数据领域理论与实践融合应用的综合开发、设计及创新的能力。



【专业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门类:工学;二级类:计算机类;专业代码:080901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致力于培养掌握计算机系统相关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计算机软件、硬件及信息安全应用等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及团队精神的工程技术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开发、应用以及相关技术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预期具备并实现以下职业能力与成就:

目标1: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良好的人文社科素养、规范的工程职业行为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综合考虑法律、人文、经济、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开展工程实践活动。

目标2: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应用工程的方案设计、系统开发、测试及管理等工作。

目标3: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及一定的工程研究能力,能跟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并综合利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解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较复杂的工程问题。

目标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组织协调与书面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独立和协作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能在团队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与管理。

目标5:具有终身学习理念与较强的职场竞争力,能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并通过自主学习等途径适应相近领域的工作岗位需求,从而拥有较强的职场竞争力。

二、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践行职业道德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职业规范】

(二)掌握技能

2.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灵活应用在解决计算机及科学相关领域的工程问题中。【工程基础知识】

3.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及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问题分析】

4.能够设计针对计算机及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指标要求的软硬件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三)善于探索

5.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计算机及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研究能力】

6.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计算机及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使用最新的工具】

(四)学会发展

7.能够基于计算机及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本专业工程实践和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工程与社会】

8.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个人与团队】

9.能够就计算机及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沟通表达】

10.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终身学习】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电工电子学、操作系统(Linux)、计算机网络、前端开发技术、web后端程序设计、嵌入式与物联网开发技术、信息安全与区块链技术。

 软件工程专业:(门类:工学;二级类:计算机类;专业代码:080902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致力于培养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相关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应用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等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软件工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开发、应用以及相关技术领域的软件研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的工作。同时具备向软件分析师、软件架构师、软件项目经理等职位发展的潜力

本专业预期具备并实现以下职业能力与成就:

目标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创业精神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基本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素养。

目标2:系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并掌握先进的软件项目管理及软件开发方法、技术、过程和工具,掌握主流系统软件和应用工具软件与环境。

目标3:具有从事大中型软件系统项目规划、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能够针对软件工程项目目标,在各种约束条件下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目标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组织协调与书面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独立和协作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能在团队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与管理。

目标5:具有较强的软件工程学科科学研究与终身学习能力,能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有效地进行软件工程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的探索,初步具有把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具备持续成长的能力。

二、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知识要求

1.软件工程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软件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软件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知识。具有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数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知识结构,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理论知识】

2.软件项目管理与开发知识:熟悉并掌握先进的软件项目管理及软件开发方法、技术、过程和工具,掌握主流系统软件和应用工具软件与环境,掌握主流的软件开发技术、过程及应用条件。【管理知识】

3.软件工程职业知识:熟悉软件开发与应用的标准、法律、法规和规范,了解职业发展的特点和创业基本知识。了解涉及软件开发、维护及信息安全方面的相关国家法律法规,了解软件工程职业发展的特点和软件产业创业基本知识。【职业知识】

4.软件工程应用领域知识:熟悉一个应用领域相关知识,了解软件工程的发展动态。【领域知识】

(二)能力要求

5.求学能力:具有较强的软件工程学科科学研究与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就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独立撰写课堂讨论报告、课程设计说明书、综合实验报告、创新竞赛活动报告、毕业设计报告、工程项目解决方案或学术论文;能理解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掌握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方法,能根据环境变化不断改进学习方法,适应软件行业发展的需要。【学习能力】

6.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从事大型复杂软件项目规划、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能够针对软件工程项目目标,在各种约束条件下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能够根据基本原理和文献资料综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推理、验证和研究分析;能够具备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解决方案并对可行性进行初步分析与论证。【实践能力】

7.外语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外文听、说、读、写、译等交流能力。【交流能力】

8.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进行软件工程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的探索,初步具有把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创新能力】

9.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能够开展管理协调和技术洽谈等工作,能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清晰表达技术观点,并能与同行进行交流沟通。【协调能力】

10.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适应社会环境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适应能力】

(三)素质要求

11.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心素质】

12.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创业精神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工程安全意识,能够认真履行职责,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素质】

13.专业素养:善于运用软件工程学科知识,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包括:善于将软件工程学科知识应用于涉及多学科知识的软件工程实践中;理解多学科背景下团队工作中不同角色的责任,具有协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根据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专业素质】

按照本要求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在完成本科四年学业、达到本培养方案要求后,可获工学学士学位。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前端开发技术、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技术、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工程与软件设计模式、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工程综合实践、软件系统架构、软件项目管理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门类:工学;二级类:计算机类;专业代码:080910T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基于学院四位一体+双院制的教育模式,面向大数据产业,服务区域经济信息技术发展,应用大数据思维于各类行业中。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人文社科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大数据的学科知识,能将领域知识与专业技术进行融合创新、创造价值;能进行数据获取、存储分析与展示,拥有大数据系统应用及开发等综合技能;具备一定行业背景及管理能力的新型信息产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大数据相关领域的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系统开发及平台运维等相关工作。

本专业预期具备并实现以下职业能力与成就:

目标1:具备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社科素养及规范的工程职业行为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能综合考虑法律、人文、经济、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开展工程实践活动。

目标2:掌握扎实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相关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大数据思维和工程应用实践能力,熟悉常用的平台与工具,能通过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相关领域知识分析处理解决问题,能胜任大数据应用工程的数据分析、系统开发、平台运维及项目管理等工作。

目标3: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及一定的工程研究能力,具备基本的英文交流与文献阅读能力,能跟踪大数据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并综合利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解决数据科学领域较复杂的工程问题。

目标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组织协调与书面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和协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团队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与管理。

目标5:具有终生学习理念与较强的职场竞争力,能通过持续学习适应职业发展,并通过自主学习等途径适应相近领域的工作岗位需求,从而拥核心职业竞争力。

二、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职业道德

1.毕业生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大数据岗位职业道德和信息安全规范,履行岗位责任。【职业规范】

(二)行业技能

2.毕业生应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统计学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行业数据背景,了解工程常识,能够将相关技术灵活应用在大数据领域的工程问题中。【工程知识】

3. 毕业生应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数据科学及大数据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工具使用】

4.毕业生能够分析设计针对数据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选择设计满足特定指标要求的系统,并能够采用某种编程语言实现系统功能,有效体现系统的实用性、健壮性、创新性等典型特点。【设计开发】

(三)研究探索

5.毕业生能够基于数据科学原理及方法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数据获取、处理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分析研究】

6. 毕业生能够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和计算思维能力,能够结合大数据学科相关的基本原理,达到识别、分析、研究、表达数据,并结合多元数据信息融合解决大数据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数据思维】

(四)持续发展

7.毕业生能够基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本专业工程实践和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社会工程】

8.毕业生应具有适应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能够就计算机及大数据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团队管理】

9.毕业生应掌握一定的前沿的创新理论及方法,结合当前新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并能将其应用转换到工作任务中,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应用创新及优化改进。【创新优化】

10.毕业生应能够认识和理解大数据领域不断迭代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基本架构,树立稳定的职业目标,具有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终生学习】

核心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Linux)、数据科学导论、数据获取技术、数据处理及可视化、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与数据仓库、大数据分析、IT专业文档写作、大数据项目实训等。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门类:工学;二级类:计算机类;专业代码:080906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学校“信息产业商学院”的办学定位,遵循“商科教育X完满教育X通识教育X专业教育”四位一体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软件开发和数字媒体开发能力,以数字媒体技术和软件技术核心知识为基础,理论与实践并重,以技术为主、技术与艺术并重。经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毕业生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先进游戏设计理念、设计思想,熟悉各种游戏类型,熟悉游戏设计流程,具有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技术基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程序的开发能力,能够从事各类游戏程序设计、游戏项目管理、互联网多媒体网站开发、图形图像处理、数字媒体软件开发和产品设计制作工作。同时,也可以在广播电视、广告制作等信息传媒领域从事多媒体信息的采集、编辑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良好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基础,既能够进行数字媒体作品设计,又同时具备坚实的数字媒体软件系统开发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着力培养学生具有“数字媒体技术”的理论与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创新和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能成为企业未来的骨干人才或领导者。预期具备并实现以下职业能力与成就:

目标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爱国、爱家、爱岗、敬业,敢于担当、乐于奉献。

目标2: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科学素养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与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

目标3:具有团队精神、组织沟通能力与国际化视野,能够在研发团队中作为领导或者主要成员发挥重要作用。

目标4: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等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与能力,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需要。

二、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践行职业道德

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职业规范】

(二)精于技能

2.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数字媒体技术领域工程问题。 【工程基础知识】

3.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基础及专业知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数字媒体技术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问题分析】

4.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数字媒体工程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工程应用】

(三)积极探索

5. 能够利用数学、自然科学原理、工程基础、计算机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研究能力】

6. 能够针对复杂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使用最新的工具】

(四)多元发展

7.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工程与社会】

8. 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沟通】

9.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个人和团队】

10.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新兴技术和适应数字媒体行业发展的能力。【终身学习】

核心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Linux)、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影视合成、游戏开发与制作、数字影像编辑、移动游戏开发、虚拟现实技术等。



【毕业生情况】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历届毕业生质量较高,综合素质优良,就业率高,用人单位的综合评价好。目前该院共有毕业学生12届,学生生源地涵盖重庆、四川、贵州、内蒙古、新疆、河南等19个省区市。毕业生品学兼优,每届都有不少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一、二、三等奖学金,“移通之星”荣誉称号,每年有一定数量的学生通过选拔赴美国NIU等境外高校访问游学。经过在校四年学校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及自身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毕业生不仅拥有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具备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顺利通过思科、华为、微软等中级工程师认证,不少学生在省部级、国家级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硬件系统设计、网络技术大赛、科技创新等竞赛中屡屡获奖。学生整体素质优良,吃苦耐劳,可塑性强。我院的就业工作围绕着“好就业,就好业”的目标,坚持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以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核心,在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两方面齐下功夫。

本院培养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计算机软硬件开发与设计、网络规划、多媒体应用技术、大数据分析、事业单位和教育培训单位,如在计算机、通信行业相关制造商、运营商、科研院所等从事开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运营维护、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技术或管理工作、以及教育培训等。